始兴县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员由五人组成,主要来自高校和博物馆系统的高级专业人员。学术委员会成员都具备高级职称,本馆在编学术带头人为钟旭。以下为学术委员会成员简介。
学术委员会主任:
钟旭,199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历任始兴县文化馆副馆长、始兴县博物馆馆长,为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先后获得广东省三普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先进个人(2011)、韶关市“最美乡贤”(2022)、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个人(2023)等荣誉。在县博物馆就职期间,完成了始兴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推进各级文物和始兴县围楼保护工作;主持完成了始兴县博物馆“千年古邑·人文始兴”大型基本陈列展览工作,能运用新科技成果,结合声光电设备,使用先进艺术手段表现重要文物资料,使陈列展览质量有很大提高,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积极深入研究,撰写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与空间布局研究》《基层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职能调整优化》《多篇文博专业论文,编写《始兴围楼》和《印象始兴》二书,其中《始兴围楼》一书被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表彰,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普及作品”称号。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魏峻,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历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等职,兼任国际博协亚太博物馆联盟理事、ICOM-CHINA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任广东博物馆馆长期间,实践新的博物馆运营理念,大幅提升博物馆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发表各类论文近50篇,主持各类展览20余项,其中《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分别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精品奖、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另外,还曾获得过文化部创新奖、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与创新奖一等奖、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等科研奖项,以及广东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宣传文化思想战线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学术委员会成员:
何露,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副研究馆员,韶关市博物馆(韶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长,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站长,韶关市首期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才、2020年韶关市宣传文化领军人才、2023年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个人。
长期从业于文博行业,致力于韶关地方史研究,出版过《韶关红色地图》(2023,广东人民出版社)等相关近现代题材著作,多次获得韶关市优秀社科成果奖;近年先后主持编写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长征——粤北突围》陈列大纲、北伐战争纪念馆《北伐——韶关出师》陈列大纲、双峰寨《仁化暴动——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战斗》陈列大纲、红军长征乐昌教育基地《长征——突破粤汉线》陈列大纲等。
李衡华,韶关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职称,曾在《考古学集刊》《客家文博》《广州文博》等国内著名期刊上发表关于岭南地区古墓考古的多篇论文。
余万勤,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职称,1992年11月参加工作,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韶关市曲江区博物馆副馆长,分管文物保护业务、安全生产、工程建设、党建(支部副书记)、扶贫、工会主席工作。2019年5月起驻曲江区樟市镇光辉村委脱产党建指导员。曾先后参加广东“南海Ⅰ号”、“南澳Ⅰ号”、“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广东段考古发掘”、 “韶关机场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岭岗边遗址的考古发掘”、““曲江光顶岭遗址”、 “重阳小茶山墓葬遗址”、 “圆墩领遗址”等国家、省重点水下及陆地考古调查项目二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