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标志着降雨的开始和雨量的逐渐增多,更是农民们进行春耕、播种等重要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为了弘扬农耕文化,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始兴县博物馆于2025年2月23日上午举办了一场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主持人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相关知识,包括它的由来、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随后,主持人还朗诵了几首与雨水相关的古诗词,让同学们在诗意的氛围中感受雨水的魅力。
紧接着,曹老师带领同学们有序地参观了博物馆展厅的农耕展柜。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农作物标本以及反映农耕生活的实物和图片。曹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每一件展品它所承载的农耕文化,让同学们对农耕历史、农耕习俗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终于,迎来了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博物馆里的农耕文化”绘画活动。同学们在曹老师的指导下,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在画纸上勾勒出自己心中的农耕景象。有的画出了春雨中辛勤耕作的农民,有的描绘了丰收的喜悦,还有的则展现了农耕工具的精美与实用。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对农耕文化的热爱和敬意。
创作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心得。曹老师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同学们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用画笔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