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博物馆管理与社会文物领域保护工作,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我馆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免费开放、文物保护、对外宣传等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亮点
积极申报科普教育基地,加大力度推动博物馆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积极响应我县创建科普示范县行动,始兴县博物馆一是充分利用公众号、宣传栏多渠道科普知识,形成浓厚科普氛围;二是送科普展览进校园4次,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三是今年韶关市共9家单位成功入选“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类仅有始兴县博物馆一处,有力推动博物馆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博物馆管理与社会文物保护体制机制改革,成立了具有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机构,设立了理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吸纳教育界人士进入决策机构,提升决策和管理水平,形成长效机制。
(二)优化藏品征藏管理。入藏的藏品有完整、清晰的原始档案资料,入藏手续齐全,藏品全部建立档案。藏品分类保存、分库保存,藏品放置科学、合理、规范。目前我馆藏品5367件(套),并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提供可供普通观众在线查阅、搜索的藏品高清晰度照片、详实的文字信息等内容。
(三)提升藏品保护水平。一是为完善文物储藏设施设备,提升文物展陈展柜,全面提升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综合能力,我馆组织开展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项目已于3月竣工;二是为提升博物馆藏品生命周期管理水平、提高库房管理效率、优化博物馆数字化陈展效果,我馆组织编制了《始兴县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方案》,目前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批复。
(四)提高展陈质量。我馆优化了临时展厅硬件设施,并在临时展厅举办了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图片展、广东美术学院“红色研学”主题毕业设计巡展和2022年始兴县少儿千人书画大赛作品展等,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五)发挥教育功能。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2022年我馆共开展教育活动23场,以节日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5·18世界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活动,让群众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加强馆校合作,开展“送展进校园”活动7场。
(六)完善传播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了文物保护方面的宣传,发放宣传单、宣传资料8000多份,文创产品2000多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公众号发布活动633场,线上服务1000 人次,用户点击量708次。
(七)博物馆安全。每年组织博物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及消防安全演练各两次,并设置了消防安全宣传栏,让广大游客了解做好消防对文物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人们消防安全意识。制订完善消防安全紧急疏散预案。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更换,切实加强安防基础设施建设。
(八)文物系统性保护。积极与县自然资源局对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管制措施,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持续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有序推进我县54处文物保护单位两线范围图纸测绘工作、保护标志牌设置工作。
(九)文物日常管理。加大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指导力度,及时采取支护、遮盖等有效保护措施对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督促各乡镇加强日常管理,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度,对文物保护以预防为主,抓早抓小、及时施治,形成良性的、常态化文物保护机制。
(十)保护规划编制。为构建中长期保护管理制度保障,实现重点围楼保护和全县文物保护的点面结合,积极推进《始兴县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开展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其中6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已完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8处省保保护规划预计2022年完成编制工作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十一)文物保护工程。为统筹围楼抢救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维护围楼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2022年我县共争取文保项目资金507万元,开展了东湖坪古建筑群九栋十八厅修缮工程(第一期)、始兴县文物保护单位忠厚传家围楼抢险加固工程、东湖坪古建筑群曾氏宗祠抢险加固工程等多个项目,有力支持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确保我县现存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三、存在问题
(一)博物馆陈列方式传统单一
从陈列内容上,当前我馆所展出的文物大多属于历史文化范畴,以文物所处的年代,以时间为线索进行排列,中规中矩。而且在对展览物品进行说明时,只是简单罗列名称、年代等方面的信息,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则难以得到体现,故而促使广大观众对文物产生距离感,无法从中获取理想的知识。
(二)文物保护经费有限和专业指导人员紧缺
虽然近年来我县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力尽所能的对一些文物进行修缮,但我县文物主要以古建筑为主,体量大、数量多,且为砖瓦木结构,需要定期维护修缮,目前,绝大多数围楼既缺乏日常性的维修保护经费,也缺少相关人力和技术力量,并仍维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状,缺少供水、供电、排水等配套设施,不具备基本的办公和生活条件。每年雨季还会造成部分古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漏雨情况,需大量经费开展修缮工作。
针对以上现状,我县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但仅有公布为省保、国保的围楼,以及部分情况危急的县保能够成功争取到上级专项维修资金。而本级财政经费较紧张,200万元维修经费仍显杯水车薪。经费、人员的紧缺,给文物保护、修缮及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预防为主,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根据不同形势、任务和出现的新问题,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及时传达上级下发的有关文物安全工作精神。联合公安、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培训、演练活动,使干部职工切实领会理解“三懂三会”,警钟长鸣,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组织安保人员定期对馆藏文物进行安全检查,对文物安防、消防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二)重视守正创新,加强文保宣传工作
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博物馆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要做好博物馆优化布局、藏品管理、服务提升等工作,依托博物馆资源,积极开展体验参观、主题研讨、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深化文物资源的价值挖掘。二是广泛深入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图片、实物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发有关展品系列的宣传手册,利用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
(三)持续跟进,提前谋划文保项目争取上级资金
加快推进省保东湖坪古建筑群九栋十八厅修缮项目、2023年围楼维修项目等重点工程的进程。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广东省文物繁荣发展专项资金,优先对国保满堂围、省保东湖坪古建筑群九栋十八厅等重点文物开展修缮工程。对于2022年遭受洪涝灾害的文物,其中受损程度较轻的将列入2023年围楼维修名单,对于需紧急抢险的将继续向上级进行动态汇报、沟通,争取资金支持。并将加强对九栋十八厅维修工程及围楼维修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制定项目时间表,统筹安排好各个节点的建设工作,按时间节点落实项目,确保资金及时按进度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