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用于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代号。让地理实体有名可叫,这是地名的起源,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迁,有此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的烙印,对认识过去,了解当代,规划未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顿岗镇地名
顿 岗:明景泰二年(1415),陈氏文安公由福建上杭曾坑背迁入围下地方,荒土累累,荆棘满目。文安公披荆斩棘,以移山壮志,筑陂凿渠,导河入沟,营谋区划,整顿纲常,艰苦创业,到了圳流功成,则瘦土变为沃壤,荒郊顿作良田,开千百家衣食之源,遂名此地方圆几十里名为“顿岗”,因“纲”与“岗”谐音,1949年后更改为“顿岗”。
总 村:明崇祯四年(1631),刘姓从司前桃村坝迁此定居后黄、郭、沈、张、雷、叶先后迁居于此,成为多姓杂居。因村南北两河(清化河和罗坝河)在村西汇合,故名“总村”,有“统一”之意。
千家营:元朝末年,谭姓先居于此,后陈姓从福建迁入,并有王、李、丁、华等姓逐渐迁入,集成900多户人家,近千家人,故名“千家营”。
净 花:此村后山坡长满映山红,春暖花开时,遍地红花,故名“净花”。
净花下新屋围楼
东角龙:此村大门朝东,村舍建在靠罗坝河边角的田垅上,“垅”与“龙”谐音,且“龙”义佳,故名“东角龙”。
深水龙: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谭姓观泰、观善兄弟俩从滩屋移居于此。因此处垅田泥深水足,“垅”与“龙” 谐音,故名“深水龙”。
大富村:因宋代奉直大夫邓酢墓在此,故名大夫村,而“夫”与“富”同音,后改为“大富村”。
斗 塘:明永乐十年(1412),林奇从福建甫田逃于此,见山峰叠耸,四面环拱,环境优美,便在此建村,称九牧堂,清朝乾隆年间林明伦中举后,乾隆欲改“九牧堂”为“海堂”。 问林明伦,林明伦以示谦卑说“斗堂”,后此村以“斗堂” 定名,“堂”与“塘”同音,误为“斗塘”。
丰田村:明成化九年(1473)卢姓孟坚公由韶关湾头迁居于此,因村落聚落在平坦的田野上,土地肥沃,年年五谷丰登,故取村名“丰田”。
美珠石村:清同治六年(1876)周姓安心公从本县罗所村迁于此定居,后李姓外迁,现为周姓单姓村,因村旁有一大石,美观似珠宝,故取名“美珠石村”。
龙凤壁:清乾隆初年(1737)陈姓华公从顿岗围下祠堂背迁居于此,建村时,择地基称此处为“龙凤形”,故名“龙凤壁村”。
澄江镇地名
马 岗:明万历三十五年(1629),钟氏瑞安公从本县深渡水横岭村迁此定居,因此地原是马姓居住,村舍又建在山岗侧边,故名“马岗”,现为钟、谢两姓居住。
鹅干下:在明朝期间,谢墨谭自称“皇帝”,从本村包屋场搬迁到此定居,因建村之地似鹅槽,开始故名“鹅槽下”,后遇风水先生改为“鹅干下”。
下 万:1935年,谢姓从本村搬迁此地定居。因村舍建在“小溪”下游转弯处,故名“下万”。
将军围:在明朝崇祯年间(1627),邓姓“学成公”从澄江瑶前村移居此地,传说“学成公”之妻一胎生下三子。其中长子红脸、次子黑脸、三子落地后就能走路,好似“刘、关、张”三将再世,因望子成龙,建围楼一座,故名“将军围”。
碗厂下: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4),吴、何、邱三姓,分别从南雄三门、本镇方洞、深渡水簕竹坝等地迁入。刘钟二姓,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从本镇铁寨移居此地,因村旁建有烧碗厂,故名“碗厂下”,地下瓷矿丰富,每年外销瓷泥数千吨,还蕴藏有钨、锡等矿。
碗厂下遗址
摇钱坪:1989年,钟姓从铁寨 “孔山村”分居此地,因建村所在地原是“瓦窑坪”,后风水先生取名“摇钱坪”。
孔 山:在明景泰年间(1450-1456),钟“永安公”从福建迁入深渡水横岭,后移居此地,因孔姓先建村移居时将一切房产均给“永安公”,钟氏为感孔氏之恩,故取名“孔山”。
孔山祠堂
花 山:清道光元年(1821),刘氏从本镇善亨移居此地,因村舍建在一座“百花盛开”的高山脚下,故名“花山”。
甘 塘:在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雷姓祖宗“德龚公”,从深渡水锅洞迁此定居,因村舍建时就地挖塘取泥打砖,塘基种柑树,故称“甘塘”。
小油草:属澄江四村,村处在田段中突起多快黑色的巨石,长满绿油油的小草,故称“小油草”。
仙人井:在清咸丰9年(1859),张姓“德兴公”从本村移居此地。因村舍的后山,半山腰有一口山泉,一年四季都流水,且清凉带甜,附近村民称之“仙人井”而得名
碓头洞:在明洪武四年(1371),刘姓“唐标公”从南雄珠玑巷迁此定居,因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各地之中,远看似洞,起初居住“黄、刘、周”三姓,由于偏僻,三姓合议迁居,在行至梅坑埂休息时,刘氏回头望去,见四周土地肥沃,林木茂盛,又返回原地居住,故名“回头洞”,又因“回”字不雅,改为“碓头洞”。
上 庄:在清道光六年(1827),饶姓“均文公”之孙由本村 “祠堂下”移居此地,因此地原居住“上姓”和“庄姓”,为怀念上、庄两姓,故名“上庄”。
高浑头:在清康熙十二年(1674),饶姓“廷柯公”从本村委会下村移居此地,因村舍建在原“高姓”居住地,又因地处“浑山坑”,故称“高浑头”。
司前镇地名
司 前:在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清化巡捡司署设在现司前街的西南端,即街场前面,故名司前。民国27年10月以后,黄沙圩的人逐渐迁移此地,日渐成街。初名“树挠街”,后改称为司前街。
江 草:此片村,四面高山环抱,溪水绕村走,风景秀丽,古人赠诗两句:“江山千古秀,草木四时春”。故名“江草”。
江草文革标语
茅 舍:清光绪二年(1876),李姓“九高公”从隘子镇暖水村迁入此处,因建村时以树枝代木,以茅草代瓦,故曰:“竹林茅舍风光好”,故名“茅舍”。
百家房:1977年,陈姓由本镇中村移居此处,因住宅原是河口矿山职工宿舍,房屋共有十栋,每栋十间,合计一百间,座落在矿山脚下的拐弯角边,故称“百家房”,又俗称“倒湾角”。
下家曾:1955年,曾姓从隘子镇大竹园移居此处建村,因地势高低不平,高为上,低为下。村舍建在低处,又“单姓村”,故称“下家曾”。
桃村坝: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1),刘姓从英德黄岗迁入此地建村,因地处清化河北岸坝地,建村时户户都种有几棵桃村,故名“桃村坝”。
桃村坝下山碗窑遗址
贵 洞:在明万历二十年(1592),胡姓从江西全南县迁入此地,随后许、杨两姓,分别从本村许屋和杨屋移居此处。因村舍东西两侧群山环抱,中央盆地,平坦肥沃,十分可贵,取之“贵洞”。
背夫窝:1976年,刘姓从本村上围自然村移居此处,因村舍座落在山坡背后的荒坪,地形好似鸟窝,故名“背夫窝”。
内石山: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曾姓“石山公”,从隘子镇旱田围移居此处建村,因后人追根寻祖,以“石山公”命名,又因子孙后代分居村外,此村为内。故名“内石山”。
深渡水镇地名
深渡水:明朝年间靠河边建有咸宁阁墟,来往路人都必经之渡口。因渡口水深数丈,故名“深渡水”
凉 口:相传始建于四百年前,张姓从乌石下迁入。村聚落在良源河与清化河汇合处的山坡上。因村前有一狭谷,进出清化的唯一道口,风大且凉,故名“凉口”。
凉口围楼
合 水:明万历十七年(1589),赵、邓、盘、陈、晁等姓,均由福建迁居于此。因三条河水经此汇合,故名“夹水”。1988年乡改村时,认为“夹”与“合”意思一样,便改为“合水”。
烫 斗:村聚落在合水的东面,村四面环山,山下有一坪地,似一口塘,原称“塘斗”,后称“烫斗”。
冷水迳:村聚落在冷水迳清化河南岸,与北面始司公路一河相隔,东面是上迳上小河,西面是长梅小河,村北临清化河,南面高山,原称“三水”,又称“食竹坝”。邱姓祖先居。何姓从何地迁于此,(暂无考证)。坳背村对面是冷水迳,又因东西两水特别冷,故名“泠水迳”。
禾花塘:明万历十七年(1589),邱姓从翁源县坝子迁于此地。传说因村前有一口山塘,每年禾花盛开季节,都有很多禾花鱼沿水圳拥入塘内,因而塘多产禾花鱼而得名。
禾花塘功名石
茺 洞:明末是马姓居此,后全迁走,现居住瑶民。由于村舍座落在两边山脚下,中间一条小坑,山高日照短,气温偏低,坑内杂草丛生,恰似洞,故名“茺洞”。
隘子镇地名
隘 子:隘子在历史上称之清化,地处律水、石下两条溪流的汇集处。因此处南北有奇峰对峙而形成一处隘口,故取名“隘子”。
羊角山:明朝咸丰年间(1851—1861),李氏祖宗因避征兵,从沈所迁此定居。因地处深山密林,野鹿经常被人捕获,鹿角成为特产,故名“羊角山”。
暖 水:明朝嘉靖七年(1528),李姓从福建迁此建村,因村舍座落在“溪河”两岸,又有“温泉”,故名“暖水”。
王种秋:1973年,王姓从坳背村移居此地,因村座落在“王种丘”地,又因“丘与秋”谐音,故称“王种秋”。
石湖角:1953年,谢姓从石背村移居此地。因村舍座落在背夫坑西岸,地下花岗石结构,附近村民在此办石场,久而久之成为许多石湖,故名“石湖角”。
月光围: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何姓从城南新村迁入此地,因村舍似围楼式,大门楼面刻有彩色的月亮,故名“月光围”。
石头塘:唐贞观年间(627—649),张姓从福建迁入此地,因村舍地处律水河岸,河中有块巨石挡水,形成一口大塘,故称“石头塘”。
蕉头窝:1953年,卢姓从石坪村移居此地。因村舍座落在半山腰的窝上,周围长有野芭蕉,故名“蕉头窝”。
排 子: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杜、张等姓从沙桥和石头塘村移居此地。因村内建有围楼,又最早建村,故称“老围”,又因村舍改建,房屋以“一”字形排列整齐,改称“排子”。
满 堂: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官姓从千家镇(沙桥)迁入此地,因新建村舍,以“子孙满堂”故名“满堂”。
满堂围
禾果坪:1938年,陈姓从风度移居此地。因村舍座落在荒坪中,取名“禾坪”,又因李姓先居此处有女无子,陈、李对亲,女为禾,男为果,故名“禾果坪”。
太平镇地名
太 平:清朝顺治八年(1651),墨江河道改经罗所,此处日渐成一大坝地,顺治十六年(1659)建回龙墟,与县中心坝相对,为繁荣太平,遂约定俗成太平墟。1929年,为适应县城改为太平镇。
天子地:明代曾姓从东湖坪迁居于此,魏姓从水南迁入,清朝中期万姓又从曲江大桥迁入。随后又有麦姓迁入,成为多姓杂居村。离此处不远的浈江南岸有一石洞,据传说曾为书房,人们称之为石书房。曾有一寡妇的儿子在此念书,这小孩每逢上学过江,有仙人护送他过江入学,很有天子仙气,后其母与万姓一家有积怨,便泄愤说:若我儿子中了状元就杀绝万家。天帝感到此人太凶狠就不扶他了,这小孩后来也就没有中状元。但此地由此而得了“天子地”的美名。
当吊排:1917年,周姓从沈所石下迁居于此,后有欧姓相继迁入。村聚落在小山咀上,四面山岭,自东向西呈不规则分布,形如酸涩藤—当吊,故名“当吊排”。
走马连:明朝万历七年(1579),饶姓从江口水口村迁居于此,后有朱姓迁入,据说村东侧山坡上有过驻军,经常跑马习武,故称“走马连”。
富村湾:明朝宣德年间(1426至1435),陈姓从九狮堂迁居于此,因位于清化河与罗坝河汇合口拐弯处,竹木排、船只往往在此靠岸,生意人往来多,带来该村经济发展,故名“富村湾”。
富村湾围楼
高椅坑:明朝隆庆三年(1569),陈姓从九狮堂迁居于此,因村背有座山形似椅状,故名“高椅坑”。
现柱门:明朝洪武年间(1374—1399),仲德公之子孙分居于此。因凌元驹文才出众,讲学球山,教有成龙者上百人,为报师恩,特设大厅门前两柱,故名“现柱门”。
东门街:明朝天顺四年(1460),县城筑土城墙,成化十一年(1475)更筑石砖城墙,设东、西、南、北四城门,此街正对东城门,故名“东门街”。
斜 潭:明朝永乐四年(1406),杨、何两姓先居于此,后有周、肖、曾、刘、阙、罗六姓相继迁入,成为多姓杂居村。因北侧有座悬崖峭壁的红石山,崖下浈江有一深潭,且河道90度角拐弯,地势险要,浈江往来船、排在此处常发生船翻人亡事故。民谣说:“不怕肥,不怕惊,就怕斜潭拐石岭”,故名“斜潭”。
车头坪:元末明初(1369),郑姓从城南良坝迁居于此,后有高、黄、钟三姓相继迁入,因村西侧原是块开阔地,据说,曾有驻军在此坪作停车和跑马场,有诗云:船车留满江崖,马头停歇草坪。故名“车头坪”。
沙帽岗:明朝景泰三年(1452),有一官员从此经过,放下一顶乌纱帽,后人取名为“沙帽岗”。
沙帽岗李屋围楼
莲子头:明朝末年(1635—1643),钟姓从嘉街积善坊迁居于此。据说从前村前村后周围莲塘环绕,每到莲子成熟时节,各家到莲塘采莲子,故名“莲子头”。
莲子头水井
苦竹湾:1936年,莫姓从茶坪村迁置浈江河畔湾角地,以为富足之地,因方言“富足”与“苦竹”谐音,亦因良田被河水冲掉,富变苦,变为“苦竹湾”。
竹园顶:1993年,该村建于浈江河畔,为抗洪保河堤保村庄,村中老者建议种竹,并自己挣钱买竹苗种竹,所以村边翠竹成荫,后人为纪念当年老者功德,把村名叫“竹园顶”。
澄 地:1912年,林姓从上台迁于此地居住,因此地山高路陡,耕地甚缺,难以维持生活,村民为谋求生计,在附近山岭寻地开垦,故称“寻地”,因“寻”与“澄”方音相同,慢慢称为澄地。
马 眼:清乾隆已亥年(1779),赖姓从罗围迁居于此,后有林、郑、冯、李、邹等姓分别从他地迁居于村,成为多姓杂居村。因村后园岭似马头,园岭下的花树园似马身,整个地形犹如骏马奔驰在浈江河畔,故名“马眼”。
营 下: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邓姓从福建上杭瓦子街迁居于此,其长女招铙姓入门为婿,饶姓人口发展赢了邓姓,故名“赢下”,因“赢”与“营”同音,改称营下。
花园龙: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林姓从上台迁居于此,因村两面依山,胜似卧龙,而山边一年四季花卉争艳犹如花园,故名“花园龙”。
岩 下: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朱姓从大屋家分居于此。因村北有个名曰“娘娘岩”的岩洞,且离村庄不远,人们每逢三月三日都携男带女到岩洞求神拜佛,以求平安,故名“岩下”。
龙 见:清朝乾隆已亥年(1779),朱姓从岩下迁居于此。因村前有条起伏不平、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酷似狂龙起舞,故名“龙见”。
黄 沙:清天命元年(1616),莫姓从福建上杭瓦子街迁此置居,全村仅为莫姓。因村的对门岭,其岗顶如龟背伏,表层是黄泥沙土,以此得名“黄沙”。
观坑水:明永乐年间(1403—1422),廖姓居先于此,约明末清初,廖姓外迁他处后,谢、邓、曾、莫等姓从外地随之迁此居住。原名“官亨水”,考查记载:有一官员到此,登上山墩观察地势时题词:“官亨观水、观善恶,保世保民保丰收”。于1912年改名为“观坑水”。
牛尾冲: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莫姓从黄沙迁居住,村民仅为莫姓。因村前有座山岭,形状酷似一只奔跑的牛,其中有一山峰像条牛尾巴竖起,而村舍又座落在此峰下面,得名“牛尾冲”。
旱 冲: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姓从卷垇迁此居住。因村建在高朗的山坡上,山溪水流量小,食用和灌溉用水不足,而得此名,故名“旱冲”。
川龙夫: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钟姓从石俚坝村迁此居住,原名“观音村”,因有地下水穿村而过,人们认为是龙道,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川龙夫”。
卷 垇:明末清初(1616—1636),李姓从武岗石围村迁此居住,因村右侧溪边筑起一条水卷,引水入田,故而得名“卷垇”。
杨梅冲:清光绪年间(1875—1908),朱姓从大坑村迁此居住,因村周围山岭杨梅树成片,盛产杨梅果,故名“杨梅冲”。
中 洞: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郑姓从宝峰曾洞村迁居于此。地处四周山岭,中间代谷,有成片梯田,房屋建在田洞中心,故名“中洞”。
上九坪:清咸丰年间(1851—1861),伍姓从花山侧凤村迁此居住,村聚落在一座高山的第九级小平地上。因村庄建在第九个(按山势由低到高)小平地上,故名“上九坪”。
里什地:明末清初(1616—1636),张、何二姓从南雄深坑迁入此地置居。据说村舍聚落点原有十座墓地,故名“里什地”。
里什地村庄
马市镇地名
马市古戏台
马 市:清朝崇德时期(1636—1644),富户赖日造在此经商,设有店铺、客栈、烟行,并出资建造呈古戏台,逐成马子坳圩。
王 岸:清代后期(约1850),黄、谭等姓从南雄五沟坑等地迁入定居,后李、邱、卢、赖等姓相继迁入。因村建于王帝赐名的“九龙桥”头岸上,故名“王岸”。
大 村:约在1760年,赖姓从大坑迁此居住。因村建在一座形似俯卧的狗的山窝间,称狗窝,后人口增加,有感此名不雅,更名“大村”。
马 粪:约在1740年朱姓从民丰寨背迁此居住。因村建在如马粪形状的山墩下,故名“马粪”。
牛牯岭:清道光年间(1821—1850),张姓从陆源张屋分居迁此置居,因村建在“牛形”山的山坡下平地上,故名“牛牯岭”。
牛杆平:1830年,谢姓从堂阁长坑迁入此地,村建在似“牛形”的平地间,初称牛观(看)坪,“观”与“杆”谐音,后称“牛杆坪”。
九狮石:约在1850年期间,林姓从顿岗斗塘迁此居住,因村建在形似狮子头九只小山峰的背后,故名“九狮石”。
瑶 头:1850年,吴姓从老虎板迁入居住。在兴建村庄时,请外地烧砖瓦师傅烧制优质的青砖白瓦,而村舍建在窑旁,取名“窑头”,“窑”与“瑶”谐音,后为“瑶头”。
木坪水: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张姓从黄田张屋排迁此居住。因村建在四周是松树林内的一块坪地上,坪地间有眼泉水,取名“木坪水”。
涝洲水围楼扁额
涝洲水:约1700年,李姓从山口南蛇坑迁此置居,随后卢姓于1730年期间从顿岗丰田迁入此地置居,元末明初有个姓罗的州官到此为民治水修筑河道时,身故于此,后又洪水成灾,农田受浸,为纪念罗州官,而取名“涝洲水”。
丰 山:约在1800年期间,卢姓从顿岗丰田迁入此地居住,因村建在小山丘下的平地上,而山上树木茂盛,山下良田丰收,取名“丰山”。
大龙窝:明末清初期间(1616—1644),卢姓从顿岗贤丰迁此居住,因村四周地貌似条大龙,龙头于河岸,龙尾在山上,取名“大龙窝”。
谭大初墓
谭爷地:明成化年间(1465—1487),沈姓从老屋家分居迁此建村,因明代尚书谭大初墓地在此,故称“谭爷地”。
安 水:元朝初期(1300),邓姓从澄江迁入,明成化年间(1465—1487)卢姓,从福建迁此,清朝期间(1646—1700),郭姓从江西迁入此地居住。邓姓村建在四面环山的罗桥竹坑里,为防盗,村中建有一座都安城,故名“都安水”,后简称“安水”。
花门楼:明成化年间(1465—1487),卢姓从福建上杭瓦子街迁此居住。因村前有座金水桥,村内街巷及各家门前均种上各式鲜花,厅房壁上刻花画草,故称“花门楼”。
管 湖:清乾隆元年(1736),傅姓从县城迁此置居。因地形四面环山,中央一片小盆地,在盆地中段有口形似管状的天然水湖,取名“管湖”。
蛇骨寨:明天顺年间(1457—1464),余姓从顿岗迁此置居。因地形貌似一条青龙在窝里,取名为“青龙寨”,后人把龙说成蛇,遂成“蛇骨寨”。
蛇骨寨围楼
塘利坑:南宋时期(1127—1279),邓姓率先从澄江迁入此地居住,随后卢、刘、麦相继迁入。因见其他四周山岭和坑沟糖梨树绿郁葱葱,取名为“糖梨坑”,后糖梨树被砍光,成为一片红土岭,改名“塘利坑”。
大安坪:明末清初年间(1616—1636),赖姓斯仁谋生至此,见此地开阔平坦有山有水,是建村之佳地。赖便从高水黄塘下关厅迁此立居,取名为“新屋家”。日后赖斯仁生男育女,生活安居乐业,便更名为“大安坪”。
大安坪民居
观音坵:明万历年间(1573—1620),沈姓从柴塘鸡爪岭沈屋老大厅迁此置居。因村民建村时在村前一坵田上挖出一个观音菩萨的石像而得名。
青锋门楼:明万历年间(1573—1620),李姓从清化迁入此地。传说,李姓在建祖堂大厅安放大门时,在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天气转阴,微风吹拂,取名“轻风门楼”。后觉“青锋”较雅,遂成今名。
鸡脚岭:明朝年间(1368—1644),邹姓从江西省吉安、龙溪迁此居住,随后沈、李、陈、赖等也相继迁入此地。因村后山丘形似鸡爪状,表土为黄色粘土,有大小不等的河卵石,如鸡爪之皮骨,故名“鸡脚岭”。
窑岭上:清乾隆年间(1736),王姓从福建瓦子街迁此居住,后罗、张二姓相继迁入。传说,此山丘原是林木茂盛,杂树丛生,地下藏有黄金窑,深夜常闪烁着窑火之光,取名“窑岭”。
石子岭:元朝期间(1206—1368),刘姓从顿岗总村迁入此地。见此有一矮岭形似石狮,便在矮岭腰部建村,取名“石狮”,因“石狮”与“石子”近音,而遂成今名。
落 阳:清初时期(1636),张姓从陆源张屋迁此居住,因自然环境优美,生活称心如意,取名“东园”。后因“乐园”与“落阳”谐音,遂成今名。
下俄井:明洪武年间(1368—1398),彭姓从曲江古坑迁此定居,初名和景村。清末,村民见此地似鹅形,更名鹅颈。(1950)成立联俄农会后,改名俄井,后因全村为彭姓居住,亦称彭屋。后来,彭姓部分村民搬迁上段建村,取名上俄井,而原“俄井”改称“下俄井”。
下俄井围楼
沈所镇地名
沈 所:明洪武年间(1368—1402),为郡治屯所,后因人口增加和集中,屯所虽废,却自然形成圩场,故名“沈所”。
沈所墟围楼
日 田:洪武末年(约1398),邓氏兄弟分居,从新屋家村迁入,随后,余姓从围溪迁入,因村座落在“天马山”头部,与“象山”相望,邓氏喜欢象棋,故以“马走日,象走田”,故名“日田”。
杨柳水围楼
杨柳水:乾隆年间(1736—1795),凌姓从城郊狮群村迁此定居,因村旁有几棵大杨柳树,树头下有个泉眼,水清甜,村民围绕泉眼筑井,人们以此泉为杨柳树所赐,便称之为“杨柳水”。
狐狸坑:此处在末开发之前,狐狸经常闯入邻近村庄偷鸡,故称“狐狸坑”。在明朝嘉靖末期(1552),付、李两姓在此居住,改称“付李坑”,付李两姓移居易地。刘姓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从狮群迁入此地,邓姓从沙田村迁来。又因“付李”与“狐狸”谐音,所以远处的人仍称之“狐狸坑”。
铜锣岭: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李姓第七代孙“耀明”从石下村迁此定居。传说村对面狐狸坑的仙狸吃掉了隔壁的鸡窦窝村。为避仙狐加害,村以“铜锣”为名,又因村舍建在山岭上,故名“铜锣岭”。
铜锣岭小围楼
丰 积:明洪武年间(1368—1398),陆姓分别从佛山、清远两地迁入。因村前有一座山,顶峰似一只凤凰站立着,村舍建在此山“凹”字形山窝里,故名“凤居”。因“凤居”与“粪箕”谐音,人们习惯叫“粪箕窝”。又因“粪箕”不雅,便以丰足之意改名“丰积”。
白墓前:明嘉庆年间(1522—1566),李姓从太平镇沙水圹水村迁居石下村,又于明万历年间(1620),李姓第七代孙“贵生”,见村西0.5公里处有一排“白姓”坟墓,是块风水宝地,便在此择地建房。后自成村落,故名“白墓前”。
白墓前围楼
严加湾:明朝年间(1368—1644),严姓在此居住,严家女儿嫁给李姓后,李姓从李屋坝迁居于此,严姓迁走,现只有李姓。因原为严姓居住,称严家湾,现仍沿用原名。
城南镇地名
城 南:1961年8月始兴人民公社以墨江河为界分为两个公社,城南座落在墨江河以南,也是县城之南,故名“城南”。
周所圩:因村西则有一座“清凉山寺”。寺内院有明代隆庆年间寨头村张紫岩建的七层六角宝塔。因周所圩原为官坝坪,为明代前期军屯卫所,且周姓多,故在清朝咸丰二年(1852)改名“周所圩”。
周所圩戏台
果 树:清光绪二年(1876),李姓择居于河边大坝上,以养鸭为业。因经常遭洪水淹浸,又转迁于靠南边的园土墩上定居,其土墩园形似果状,故名“果树”。
水田坝:清雍正十年(1732),徐姓从下南圹迁此定居,原名“交叉村”,因河道变迁,村址移至田寮。后人口发展分居上门坝上,下门田上,亦有在圳背建宅。因近水近田近坝,故名“水田坝”。
水田坝围楼
保 营:村聚落在原野上,相传古时有七个神仙(财神)路经此地时,曾在此住过,后住北而去。牛头陂邓姓认为神仙往过之地定是宝地,便迁居此地,后称“七宝营”。因“宝”与“保”谐音,故得名“保营”。
水 村:村聚落在墨江河南岸,水村原名为许村。初居有许姓、吴姓。明末清初,梁姓从顺德迁居城郊许塘,兄弟分居迁于此。后许、吴两姓迁走,成了梁姓单姓村。因地处低洼,如似水中之鹅,故取名“水村”。
良 坝:村舍建在墨江河南岸,元末明初,郑氏祖宗郑洲祥(良富)从福建迁于荒坝立宅,在建宅时,泥水工匠发现坝中有一支尺,便取名“量坝”。因“良”与“量”谐音,“良”字较雅,故更名“良坝”
大井头:原名为越村,南朝梁谭云封“云旗将军”驻任始兴太守,致仕后择居本邑。后有袁、吴、谢、肖、何、李、钟等姓居此,钟姓从福建闽汀迁入。各姓都有水井,以村头谢家水井为大,且水质佳,故名“大井头”。
大井头水井
罗坝镇地名
罗 坝:宋朝熙宁年间(约1068),始称溯源里,因每隔三年都暴发一次大洪水,河水瀑涨急流潆洄,有溯水反源之说,故称溯源。清咸丰四年(1854)设溯源乡,民国29年实施新县制,改名为罗坝乡,因地形四面山峦重叠,山环水绕,当中一块小盆地,形似“箩筐”改称“罗坝”。
罗坝政府石狮
打排坝:1946年,赵、二姓从曲江灵溪迁居此地。山沟一小溪沿山脚穿流。因村民砍伐毛竹整扎成排流入小溪,遇水涨冲击,竹排多被冲散流失,故得名“打排坝”。
磨刀坑:1978年,赵姓见其山岭面积广阔,林木郁郁葱葱,土地肥沃,便由大安移居此地。因山沟乱石成堆,石块平滑且是磨刀的上乘石料,方圆群众都到此拣石磨刀,日久俗称“磨刀坑”。
水 坑:明成化十八年(1482),李姓自英公从清澄江潭坑迁入此地定居,村后高山矗立,翠竹挺拔,村前流水潺潺,河岸两旁高山相对,似水中之城,原称“水城”后因村庄扩建于上黄坑坑口,又称“水坑”。
水坑围楼
粮油湾:1965年,陈姓从鹿湖村迁此置居,村前朝都亨河拐湾处,村后一片良田,村民为盼望住入新居后,粮油丰足,取名“粮有湾”,后感“有”改为“油”更雅,更改为“粮油湾”。
鹿 湖: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陈姓从江西苦瓜营迁此置居。地势四周高山环抱,森林茂盛,绿草盖地,似口大湖,故名“绿湖”,因“鹿”与“绿”谐音,后称“鹿湖”。
王田迳:清咸丰四年(1855),王姓从江西龙南县石门楼乡电灯下村迁此定居。此处山岭盛长黄藤,高山夹谷有溪迳,俗称黄藤迳,建村居住后,王姓更名为“王田迳”。
淋 头:明嘉靖六年(1527),刘姓从福建澄洲府上杭县迁入此地,在搬家之日,全部家私被褥被雨淋湿,家人全身湿透,长辈鼓励子孙,水淋头也得鼓劲干,村舍建造好后,取名“淋头”。
东 富:明正统年间(1436—1449),钟姓从福建瓦子街迁入此地定居,因村庄座西向东,门开迎日出,天赐之福,早日成富翁,取名“东富”。
东富围楼
垅 底:清光绪十三年(1887),曾姓从福建瓦子街迁入此地定居,因地下钨矿丰富,曾大量开采,挖有很多窿洞,故称“垅底”。
田 山:1955年,陈姓从横龙村迁于此地定居,后余姓也从横龙迁入。因屋似虎形,又似狮形,虎需山,狮需坪地,田可为坪,这样虎有藏身,狮可起舞,故名“田山”。
彩 凤:1990—1993年,陈姓从大岭头村分居迁于此地,传说此村与江西交界处有山鸡精,常闹得山崩地裂,因山鸡羽毛艳丽,五彩缤纷,尤如彩凤,故名“彩凤”。
(作者: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