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地处广东省北部浈江中游,东临江西省全南县,南连翁源县,西靠仁化县,北接南雄市,辖区面积2174平方公里,人口25万,10个乡镇,113个行政村,13个居民委员会。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山脉东西走向,北部崇山峻岭,南部纵横起伏,西部巍峨突起,群山之中,高地、丘陵、河谷相互交错,大小盆地散布其间,其中县城盆地是粤北最大盆地之一,是始兴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县内资源丰富,山多林密,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始兴人才辈出,代有贤仁。
麦 铁 杖
麦铁杖,始兴江口人,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青年时既勇敢,又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格开朗、喜欢喝酒、好交友、重信义。陈·太建年间,铁杖曾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吏捕获,罚为官府奴隶,为皇帝执掌御伞。铁杖野性未改,每当皇帝罢朝之后,便步行百余里至南徐州,趁夜走城过户明火执仗抢夺财物。第二天早晨,又仍为皇帝执伞不误,经十多次抢劫后,南徐州失物主人已认识麦铁杖,联名告到州里,刺吏经查确认,便上告朝廷,要求惩处。皇帝和大臣们见铁杖每日不离左右,不相信有这回事。后来告状的人越来越多,尚书蔡征出了一个主意,在一天罢朝时,忽然以白银一百两为酬,募人到南徐州投递紧急公文,规定必须于第二天黎明时持回文上奏皇帝。许多人经过计算里程和时间,纵使跨骏马也不能完成任务,因而无人应招。铁杖不知是计,欣然愿往,他不用驿马按时回来。这时皇帝才相信抢劫南徐州者就是麦铁杖。由于皇帝爱惜他的勇敢和特殊本领,只对他作了一般的惩戒。
隋灭陈后,麦铁杖转入大将军杨素军中,居清流县,屡立战功。当时江东一谋反,杨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刺探敌军情况,他全部弄清回报,杨素再派铁杖渡江与战,被敌擒住。敌帅李棱缚了铁杖,派三十名军卒押解他。行至亭地方。护送士兵大吃大喝,见铁杖饥饿,便松了绑让他吃饭。铁杖忽然夺取士兵战刀,杀死所有敌兵,并全部割掉他们的鼻子尽装袋内,然后返归军中,扬素十分惊喜。但是杨在论功时却忘记了麦铁杖。铁杖既不当面争功,也不背后发牢骚,而是默默地随着杨素马前马后,每晚都和杨素同住一个驿馆。杨素屡次见铁杖与自己同行同住,才想起铁杖日行五百里的本领和战功。班师回朝后,特奏明皇帝,加以封赏,授同三司职。但铁杖不识文字,不久遣返家乡。
开皇十六年(596年)成阳公李微爱铁杖骑勇,又召他回京任车骑将军,仍随杨素北征突厥。炀帝嗣位后,并州汉王谅谋反,杨素领铁杖攻打,每战捷足先登,封柱国爵位,任命莱州刺吏,因铁杖目不识丁不善治理,转任汝南大守。铁杖接受教训,始学习治国安邦法令,境内大靖,盗贼屏迹,被封为右屯卫大将军。铁杖深感皇帝知遇之恩,常常怀着尽力报效的决心。大业中,炀帝征辽,铁杖请为前锋。出征时他对相送他的朋友吴景贤说:“大丈夫生死自有安排,怎能睡在床上,死在儿女身边?”将到辽东又对儿子说:“我若战死,你们对富贵、孝道不要看得太重,只要有一片诚意就可以了”。到了济桥地方,敌兵大队涌来,铁杖率先跳上岸与敌奋战,不幸身亡。皇帝流着眼泪,叫人购买到他的尸首,隆重安葬,同时下了一道诏书说:“麦铁杖跟着我东征西讨,骑勇善战,功勋卓著、理应彰以殊荣”。遂封赠为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武烈’’,并对他的子女也一一作了封赏。
张 九 龄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唐仪风三年(678年)生于始兴隘子镇石头塘村。其曾祖君政,居官韶州别驾,生子胄,子胄生宏愈,宏愈择居清化,置田产,生九龄、九皋、九章、九宾兄弟。
九龄7岁能文,13岁以文谒广州刺史王方庆,王赞叹说:“此人必成大器。” 26岁时,燕公张说来岭南,看了九龄文章,很器重他。30岁九龄擢进士第二,授校书郎。唐先天元年(712年)九月,帝拟驾至新丰,因是收获季节,九龄以恐妨农事为由,上书谏阻,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十二月玄宗在东宫举文学士,九龄名列前茅,授左拾遗。他针对时弊,上书权相姚崇,指出他“自居侯职相国之重,持用人之权,而浅中弱植之徒,已廷颈企踵而至。”并用“止谤莫如自修”的古语,敦促姚崇“远谄噪,进纯厚”。姚崇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悦。开元四年(716年)秋,九龄辞官归养。家居期间,向朝廷建议开大庾岭新路,获批准后,亲自实地勘察,制定方案,利用农闲,召集民工,顺利完成,成为构通南、北陆路交通的干线。
唐开元六年春,九龄被召入京,以修大庾岭新路有功,拜左补阙,与右拾遗赵冬曦四次主持吏部选拔人才。考等第,每称平正公允。开元七年,改任礼部员外郎。开元八年四月,迁任司勋员外郎,掌管宫廷勋级、功赏之事,对朝廷礼仪司勋深入研究制订。宰相张说很器重他。开元十年二月,张说推荐九龄为中书舍人,内供奉,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在任三年,九龄耿直无私,秉公守制,为时人称道。开元十三年十一月,九龄随侍皇上登泰山封禅,张说多引中书省、门下省吏及以所亲摄官登山,礼毕推恩,往往加阶超五品。九龄不顾私情直谏:“官爵是掌权者的职务,德高望重的为先,其次是有功的故旧,假若颠倒,就会引起非议。目前登泰山祭天地,沾恩泽,千载难逢,德高望重的得不到特殊恩惠,一般官吏却高官厚禄,只恐诏书公布出来,四方的人感到失望。现正草拟诏书,还可以改,希望令公审慎筹划,以免遗误后悔。”张说不听,待诏书发布后,朝廷内外都归罪张说。御史中丞宇文融因田户的事多次奏议,张说不为所动而怀恨,结果被宇文融奏了一本,罢了宰相,九龄也因此事被改任太常少卿,出任冀州刺史。九龄以母老在乡,河北途遥,侍母不便,上疏请调江南,皇上优待,改授洪州(南昌)都督,不久转授桂州都督,仍充岭南按察使。在任四年,敬谨公务,不辞劳苦,对州、县官吏巡行按察,举善除恶,罢免贪官,引伸正人,人民安居乐业。
张说任宰相时,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张说去世后,帝思其言,于开元十九年三月,诏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开元二十年二月。转为工部侍郎,掌各项重大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八月兼知制诰,草拟诏书,帝临朝,见九龄仪表端庄清秀,衣冠整齐,百官无可伦比,便对身边的人说:“每次见到九龄,便会使人精神奋发。”
渤海王练兵习武,违反朝廷命令,玄宗命中书省拟一道和他断绝关系的文件,草稿拟成,玄宗不满意,命令九龄另作。九龄援笔立就,玄宗看罢,大加赞赏,拜为尚书工部侍郎兼知制诰,专为皇帝草拟诏书。十月,九龄随从皇上北巡,禅山祭土,命撰诏书,他当着玄宗面前顷刻写了十三张纸,不用起草稿,玄宗赞叹说:“过去我以为你只精通四书五经等儒学,不知你有王佐之才,今得你在身边,应当用经术帮助我。”玄宗曾对待臣说:“九龄的文章很好,在朝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终生都要以他为师,他真是文学界中的元帅。”玄宗在勤政楼建一座宝山,座高七尺,召集诸学士讲经书义理,谈论政务,获优胜的便登上座位,只有九龄博古通今,议论精辟,能登上座位,博得众人称颂。九龄以母老在乡,几次告归,皇上不许,深加慰勉,并改授九皋为南康别驾,九章为桂阳长史,以近乡赡养母亲。
开元二十一年五月,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适母卢氏病逝,便奔丧南归。十二月,居丧未满,又奉诏回京,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九龄请求守丧期满后任职,皇上手诏说:“我以不拘常规任用贤人,你又为什么要拘常礼?哀诉应停止。”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九龄奏设置十道采访使,掌监察州、县官吏,举善惩恶,兼理民事,改革弊政。五月迁升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知院事修国史。七月,充河南开稻田使,推广种植水稻,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开元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进封为始兴开国子,食邑四百户。他撰写《籍田之制》,要求从皇上至大臣每逢春耕都参加籍田劳动,以示对农业重视。
唐代重京官,轻地方官,致使京官挤拥,而刺史、县令则人选稀缺。开元三年九龄任谏官时曾著《上封事书》,称刺史、县令是亲民之官,与人民身家性命,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明确指出:“亲人(民)之任,宜得其贤,用才之道,宜重其选。”他担心无才干的人担任地方官,国家难予治好,因此提出:“凡不历都督、刺史有高第者,不得入为侍郎、列卿;不历县令,有善政者亦不得入为台郎(尚书郎)、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即虽远处都督、剌史至县令,以久差降,以为出入,亦不得十年频在京职,又不得十年尽任外官。如此设科,以救其失,则内外通理,万姓获宁”。这种内外交替,京官自基层而上的政策,吸引有才能的人乐意去做好地方工作。但他也反对排资论辈,对有真才实学而官职低微的人,主张破格提拔,委以重任。他的建议被朝廷采纳并付之实施,效果显著,遂出现了吏治澄明,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的开元盛世。
九龄一贯主张:用人唯贤是举,反对唯情、唯亲。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制使张守珐屡败契丹,皇上想封他为宰相,九龄认为:“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关系国家兴衰的大臣,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担任宰相,不能因一时武功升任。玄宗只好作罢。开元二十四年三月安禄山讨奚、契叛乱,恃勇轻进,失律丧师,张守珪把安禄山执送京师,九龄察安禄山意气骄横,妄自尊大,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坚持主张杀他以绝后患。他在《请诛安禄山疏》说:“禳苴出师,必诛庄贾,孙武习战,亦斩官嫔。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况具形相已逆,肝胆多邪,稍纵不诛,终生大乱,”玄宗不听,放了安禄山。夏临盛暑,玄宗赐九龄白羽扇,寓秋来罢用之意。九龄敏感,作《白羽扇赋》述怀,其中两句:“纵秋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表示即使不在相位,仍矢志于王业,永远思念君上的知遇。八月五日千秋节(玄宗生日)五公以下皆以金宝镜进献,大唱颂词,而九龄看到玄宗已开始由早年励精图治转为骄纵腐化,故不曲意奉迎,而是上《千秋金鉴录》作贺仪,陈述历代兴衰原由,盼玄宗醒悟,玄宗口虽嘉奖,而心中不悦。当时吏部侍郎李林甫厚结宫妃,媚事宦官,故预知皇上动静,因而奏章对策合玄宗心意,玄宗欲升他为宰相。九龄极力反对,玄宗不听忠止,卒任林甫为相。林甫不学无术,忌九龄德才,担心玄宗信任,于己不利,遂推荐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以作掣肘,九龄坚持用人原则,犯颜力谏,反复说明:“仙客边隅小吏,目不知书,若大任之,恐不惬众望。”玄宗恼羞成怒,对九龄说:“事情都由你决定吗?”九龄叩头说:“我是僻地书生,蒙陛下信任,凭文章学识用我,而仙客没有一点学识却提拔重用,我实感羞愧。”第二天李林甫进奏说:“仙客具有宰相才能,难道不能胜任一个尚书?九龄是文官,拘于古义,失于大体。”玄宗大悦,决心提拔仙客,九龄拒不拟诏。
武惠妃阴谋废太子,密使人对九龄说:“有废必有兴,你若能帮助,可长期任宰相。”九龄斥责道:“宫内妇女,怎能对外发号施令?”并将这些话告知玄宗,玄宗气忿,卒未废太子。后来因为严挺之辩解一事,帝积前嫌,以裴耀卿、张九龄为阿党,罢政事,为右丞相。李林甫兼中书令,牛仙客为工部尚书。
开元二十五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弹牛仙客无德能,并引谶书为证,触怒玄宗,受杖刑,流入瀼州,至蓝田卒。周子谅为九龄举荐,因而遭李林甫谗毁,受株连,贬荆州长史。九龄毫不后悔,唯文史自娱,开元二十七年作《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常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这首咏怀诗表达切望归老念头。玄宗以天下太平,专以声色自娱,朝廷一切政务概由李林甫处理,林甫媚事左右,嫉贤能,排抑胜己,诛逐贵臣,暗中伤人,不露声色。朝中官员都明哲保身,凭资历吃俸禄,再没有直谏的人了。九龄虽被贬,但玄宗仍爱其人,每逢宰相荐士,必问:“有没有象九龄那样的风度?”开元二十七年,封九龄为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开元二十八年春,九龄南归扫墓,五月七日于韶州曲江之私第病逝,享年63岁。皇上震悼,赠荆州大都督,谥文献。安史之乱,玄宗逃入四川,思念九龄功绩,悔不听其先见而泪下,特派使者来韶祭奠,厚恤其家属。开元之后,国人都尊称他为“曲江公”。建中元年,德宗敬重他高风亮节,再赠予司徒。张九龄不仅是唐代有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又是著名的诗人,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遗著有《曲江集》十二卷。国内视为珍宝的《千秋金鉴录》仍未获。
杨 洞 潜
杨洞潜,字昭元。因生于邑之南岗,遂名其地为杨公岭。年幼时爱读经史子集,富有权谋胆略。
唐朝天祐元年(904),清海军(今广东、广西)节度使刘隐,荐用洞潜专太理寺评事、清海军建武节度使判官,为刘隐运筹帷幄,出谋献策。刘隐去世后,后粱授刘隐之弟刘龚为清海军节度使。洞潜对刘龚说:刺史这一职,不宜用武人去担任,而应当广泛延请中原志士仁人,置之幕府,选为刺史,这样得以宣扬政教,使人民受到益处。刘龚采纳了洞潜的建议。于是,一时间社会贤达毕集,而岭南地域吏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洞潜请刘龚攻取韶州后,与岭北实行和亲睦邻政策。这样岭南人民友好相处,休养生息。
后梁贞明三年(917),刘龚称帝,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南汉刘龚升洞潜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辽乾亨四年(982)三月,洞潜立学校开科取士,制定典章制度,岭南因而大治。……年后谢病归卒。史称:“梁唐之世,天下大乱,而岭海小康民不受兵,洞潜之力也。”
谭 大 初
谭大初,字宗元,号次川。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九月三十日出生。系永乐乡岸一都越村人(今大井头谭屋)。幼时,每天鸡鸣即燃灯读书;稍有懒隋其母用杖击楼板说:“又鼾睡矣。”正德八年(1513)仅十岁补郡庠生,嘉靖十六年(1537)考中举人,次年取进士。嘉靖二十一年撰修壬寅府《志》。此后担任过工部营缮司主事、户部河南司主事、户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二十九年升任江西按察副使。
在江西任上,他独持风纪,不畏权势。在清理军籍时,把由地方官拉去充数而不属军籍的平民全部开释。御史孙慎怕军伍数额不足要办罪。大初正色道:“失额罪小,殃民罪大。”江西一巡抚凭权势给一方士办了一纸公文,要各地官员迎送接待,大初把公文废除不准行。严嵩专权,其亲友宗属侵夺农民良田,地方官不敢过问。有个地方权豪内苑池塘底下尸骨如山,路人侧目。大初微服探访,藉洗手不慎手镯掉入池里而要汲干池中之水寻觅,而这个权豪却淡然地说:一个手镯能值几何,换一个奉还可矣。大初对道:不然。此乃祖传之宝,万不能失。待池水汲干后,果见尸骨成山。大初依法惩办。时人称大初为“谭青天”。三十二年升广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到任后值桂林遭水灾,米价腾贵,他请开梧州仓赈恤灾民。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七日,授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以刚方之性,精炼之才,召拜工部右侍郎,迁户部左侍郎。隆庆四年(1570)春,以总督仓场有功,升户部尚书。
大初重视用人和理财。隆庆三年七月二十日,他写了《举实才以济时艰,乞休退以辟贤路》上奏朝廷,提出了人才难得,知人尤难,举荐了佥都御史海瑞、监察御史蒙诏等七人。对财政管理,提倡开源节流,汰浮冗,崇俭朴,淳风俗,惟贤是用。他致仕后安居自给,不厌贫陋。万历六年(1578)五月十六日病逝。谥号“庄懿”。葬杨陂迳。尚书马森志其墓,称其“涅不能缁,庞非能荣,文献公后一人”。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蒋希禹奉文在墨江艺苑右侧修建谭公祠,祀谭焕和谭大初。所著有《次川存稿》、《谭氏族谱》和《自叙年谱》等。
林 明 伦
林明伦字敬熙,号穆庵。清雍正元年(1723)七月十一日生于顿岗斗塘村。少年聪敏,在涝洲水观水楼与卢子万等刻苦攻读经史子集。为人端直,卓然自立。乾隆十二年(1747),25岁考中举人。翌年登进士,选庶吉士,在翰林院读书。乾隆十七年冬授翰林院编修,次年记名以御史用。
刻斗塘民居
乾隆十八年秋,奉旨任山东乡试正考官。
乾隆十九年四月,授浙江衢州府知府。到任后,出俸银修葺正谊书院,礼聘慈溪县进士费广文先生为师,兴文教开地方人才。治事之暇,每月一次至书院与诸生讲学论文。遇雨雹偏灾,亲去乡县勘察,计算亩户,将灾情具册上报,请求赈贷。对地方上的婚丧陋习,均能晓以利害,告谕除去。明伦以词臣出守衢州,以安静为治,受到士民敬重。乾隆二十一年冬,因病未立刻去省谒新任巡抚,竞被参才力不及罢官。衢州士民相与愕然,不忍离去,都说:“林知府贤。”待至廿二(1757)秋至京师,因旧曾咳血,病情愈重,于十月十四日去世。其同年朱珪亲手装殓,发现他当了三年知府,竞无完好衣裳,只有旧衣数件。因叹道:“呜呼?若君者可谓廉矣。”
张 光 弟
张光弟名贵宽,字韦生,光弟是他的乳名,县城水云楼街人,民国3年县立高等小学毕业。翌年考入县立始兴中学甲班。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民国11年到广州学习注音字母,并参加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4年,在“科学与民主”思潮影响下,与钟远徽、李大光、曾启鲁等七十余人组织“新兴社”,出版《始兴青年》,宣传民主革命。他在卷首语中写道:“对于旧的,尽力攻击,期其破坏、消灭;对于新的,尽力提倡,期其成立、发展。”
民国15年,参加国民党始兴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任宣传部长。当时国共合作,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曾与农民部长钟远徽一起,号召各乡组织农会,进行减租减息和对土豪的斗争。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土豪进行反扑,张光弟被迫离开始兴,到张发奎第四军及广西省府任秘书。
民国25年,张光弟受张发奎委托,回始兴彩岭筹办风度小学,任第一任校长。民国28年,以保乡保校为由,出面请张发奎拨了一批枪支弹药给学校,这批枪弹,后来武装了中共始兴地下党领导的“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同年秋,张光弟辞去风度校长职后,任始兴中学教导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在他的掩护下,中共广东地下省委派温盛湘来始兴发展组织,成立始兴首任县委。
民国29年,张光弟先后任广东省参议和始兴县参议长,与第二届始兴县委书记张华有深交,积极支持地下党工作,为广东省委机关和电台迁来始兴创造了一个较安全的环境,省委书记张文彬称他为党外布尔塞维克。
民国33年冬,日军侵入始兴前夕,国民党始兴党政机关迁往离县城一百多里的清化山区偏安。张光弟拒绝同行,住在距县城不远的偏曲村,与中共地下党同志郑屏率领的国民兵团一个分队武装一道,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民国34年4月,国民党始兴县长江锦兴企图以调任为名,夺取郑屏的兵权。中共始兴地下党得悉后,急告郑屏率队起义,并通知张光弟同行。张说:“我是抗日民主人士,又是县参议长,留下来还可以做上层人物的工作。”然而,县政府却诬张光弟鼓动郑屏“叛变”,将张光弟逮捕囚禁。5月13日,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宣告成立。6月29日,风度大队进军清化,摧毁了县政府和县党部,救出张光弟。
张光弟出狱后,参加风度大队的领导工作,战斗在第一线,光复县城。8月,国民党187师强夺县城,张光弟随风度大队转入山区,住在偏曲。187师师长张光琼原与张光弟有旧,写信劝他回家,声言保证安全。当时张光弟年老多病,不适应部队生活,同时他认为自己一心抗日,合法无罪,敌人不敢对他为难,于是回家养病。待张光弟到了县城,即被187师软禁劝降。要他设法“叫吴新民(风度大队长)归来”,使“彼辈归正”,遭到张光弟拒绝。随后,即被始兴县警察局抓走,投入监狱。在狱中,国民党反动军警仍想尽办法威迫,诱骗他出面招抚“风度队”,为“政府效劳”,又遭到张光弟拒绝,以后一连串审问,张都默然不答,国民党一无所获,大为恼火,遂以“危害民国”罪判张死刑。10月张光弟被押赴刑场,沿途向群众高呼:“我抗日无罪”,“革命一定胜利”。
张光弟生平爱诗文,旧体诗写得很好,中学时代,即有“黄花满地殿西风”的佳句,与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等有笔墨之交。
1951年,始兴人民政府决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举行隆重迁葬仪式。
张 发 奎
民国陆军上将张发奎,又名逸斌,字向华,隘子镇采岭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九月二日出生于县城,祖辈务农,父名居之,字竹溪,充县衙小吏。8岁入私塾,光绪三十三年就读县立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夏,与同学李君外出游泳,李不慎溺死,发奎惧牵连出走广州,先当学徒习染织,后从军当兵。民国元年(1912),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他聪敏好学,于民国2年在3000同学中以《吴起将兵与士卒同甘苦论》一文名列前茅,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民国4年毕业返粤参加第二次反袁之役,曾一度为孙中山随身待卫。翌年派在广东士敏土厂任事。民国9年奔赴漳州“援闽粤军”任中尉副官。8月,与桂系军阀战,发奎只身于敌群中夺获新式步枪两枝,晋升上尉副官。惠州攻坚战,任敢死队督战长。民国11年任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第三营营长。6月陈炯明叛变,张发奎率部与叛军战于翁源。陈炯明遣前陆军小学校长翁式亮致函发奎称:“师生之情,爱护之心始终如一,希迅速来归,免贻后悔”。发奎旋以“师恩难忘,恕难从命”回绝,毅然率部退入始兴仙人洞据山相抗,为时半年。故以后有“大王”绰号。后来粤军第一师师长梁鸿楷函张许以相机驱陈,张遂出山任第一师二团三营营长。
民国12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张发奎举兵驱陈,升任团长。民国13年该团参加第一次东征及平定刘震寰、杨希闵之乱,屡立战功。东征之役,其弟张贵斌阵亡。
民国14年7月,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张发奎任独立旅旅长。在南征中歼邓本殷部,升任十二师师长。
民国15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张发奎率部进军湖南与第十师担任湘江东岸作战,连克醴陵、平江,迫吴佩孚部退守汀泗桥。
汀泗桥三面环水,后枕高山,除西南铁路桥可通外,悉为崎岖山路。吴佩孚屡败后,集北军两万,任宋大霈为指挥,欲凭天险待四军而歼之,并亲由长辛店率嫡系部队倾巢南援。8月26日,四军发起攻击,宋大霈率大刀队督阵,双方激战甚烈,至夜,张发奎令三十六团渡水偷袭敌后,占领中央阵地。翌日拂晓,张亲率三十五团及叶挺独立团从正面奋勇冲杀。独立团多共产党员,前扑后继,视死如归,血战数小时冲过铁桥。吴军腹背受敌被包围缴械,十二师占领汀泗桥,30日,四军再攻克贺胜桥,直逼武昌。
四军北伐入湘,战无不胜,汀泗桥、贺胜桥之战,重创北军,写下了北伐战争最光辉的一页,赢得了“铁军”称誉。
民国15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张发奎率十二师援赣,首战马回岭,全歼孙传芳、谢鸿勋部,继又协同第七军克九江取南昌,旋回师武汉。民国16年1月,张发奎晋升第四军军长。武汉粤侨联欢会赠“铁军”盾牌一块,纪念四军功绩。3月,张发奎兼任十一军军长,中旬,国民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张发奎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任第四方面军第一纵队司令官。
“四·一二”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明令讨蒋。但因张学良率奉军与吴佩孚残部联合进窥武汉,遂决定先继续北伐。4月下旬,张发奎率四军、十一军出师河南,于上蔡、逍遥镇等地击败东北军四个军,进击临颍。张学良集中主力25万人与北伐军决战。双方血战,十一军七十七团团长蒋先云(共产党员)战死,张顽强指挥,终将奉军主力击溃,占临颖,克许昌取开封。第二期北伐,铁军逐鹿中原,威震中外。
6月13日,北伐军班师武昌,张发奎升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7月15日,汪精卫叛变,宁、汉合流实行清共,张发奎因部下有不少共产党员且多为骨干,并不热心反共,反而接纳郭沫若、张云逸、叶剑英等一批共产党员到二方面军任职。南昌起义后,张发奎采纳叶剑英的意见不去追击叶挺、贺龙,而令第四军南下广东与李济深争地盘。
9月下旬,第四军进入广州。11月17日,张发奎、黄琪翔发动广州政变,拥护汪精卫反对南京特别委员会,驱逐桂系部队。12月11日,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张发奎于肇庆回师镇压。国民党反汪各派乘机指责张有异动,张被迫离开四军赴日本。第四军退出广州。
民国18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张发奎回国,被任为讨桂军右翼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整编第四师师长(原第四军)。张部于鄂西击败桂军。9月,蒋介石存心消灭异己,下令张部移防陇海路,计划第四师途经浦口时包围缴械。于是张发奎再次反蒋,率部取道湘西直下广西,复与桂系联合进攻广东。12月,张、桂联军于花县被何应钦军击败,返回广西。四军缩编为第四师。
民国19年蒋、冯、阎爆发中原大战。张发奎、李宗仁举兵策应,恢复第四军,进攻湖南,占领长沙。蒋介石调粤军乘虚夺取衡阳,两军激战,张、桂军大败复退回广西。第四军仅剩两团。张发奎心灰意冷,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省政府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张发奎电请南京政府允其率部开往东北抗日,蒋介石不予理睬。12月国民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张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民国21年3月,他再次要求率部援黑龙江,蒋又不允,反将其调往江西“剿共”。张发奎痛感国事危急而报国无门,于10月只身出国游历欧美。张在国外宣传抗日救国受各地华侨欢迎。在伦敦他发表谈话说:“如有机会,余愿率一旅之孤军奋起抗敌,期有报国仇于万一也。”
民国24年春张回国到南京见蒋介石,提出:“今后中国之出路,唯有抗战之一途”。蒋许他日后为抗日先锋。民国25年张任皖、赣、浙、闽四省边区总指挥及苏浙边区绥靖主任,专事督办抗日防御工事。
“七·七”事变后,张发奎表示:“如果这次再不能对日作战,我决定入山为僧,今后永不问世事”。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张任第八集团军兼右翼军总司令。在浦东击日军数十次进攻并亲自指挥炮兵轰击日军司令部和日军旗舰“出云号”给敌以重大威胁,被誉为神炮。10月30日,左翼军开始败退,蒋改任张指挥左翼及中央军。面对残局,他仍表示:“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11月5日,日军于杭州湾登陆,张部腹背受敌,奉命放弃上海。
民国27年,张发奎任第二兵团总司令兼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民国28年春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两广军事。冬,张指挥第一次粤北会战获胜。民国29年1月,四战区迁往广西,他乘隙回家乡住了十天,然后到广西任职,相继收复南宁、龙州、钦州。民国33年10月,日军进攻广西,桂林、柳州、南宁失陷。张部败退至百色。冬,张发奎改任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民国34年5月,二方面军夺回南宁,7月攻克龙州、凭祥,进军梧州。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发奎任广州地区受降官,主张严惩日酋田中久一。民国35年任广州行营主任,不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游击队并计划清剿。民国36年改任广州行辕主任,民国38年1月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兼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3月任陆军总司令。7月辞职到香港定居,直至1980年3日10日病逝,终年85岁。张发奎一生戎马,但颇重视文化教育,曾在家乡创办风度小学,于四战区创办志锐中学,培养了不省热血青年。任四军长时曾赠始兴中山图书馆(今为始兴中学图书馆)《万有文库》、《四部丛书》各一套。他死后,叶剑英委员长致电其家属:“惊悉向华将军逝世,不胜哀悼。乡情旧谊,时所萦怀。特电致信,尚希节哀。”台湾始兴同乡会曾开会追悼并献一挽联:“望出曲江,绪承风度,千载道范,先后献身邦国,古今辉映:声扬咸宁,威镇华夏,一代名将,从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
太平天国始兴四烈士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已完全暴露。饱受欺凌的国人起而反抗。咸丰五年(1855)石下李群嘉、兴仁里陈奇文、外营陈国光、狮石下刘汝霖等,召集义士百余人,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在县城西面铜钟寨聚义。此时一支红兵(太平军头扎红巾,故叫红兵)进军始兴,在水南受阻后,绕道向县城挺进,抵达石下村后,作短期休整。军中一将领武艺超群,喜欢邀人比武,从未遇到敌手,石下李柱石和他较量,战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停赛后,该将领赞扬柱石道,今日和你比试,算是遇到敌手了。于是和村民联欢,并赠台枪一百支给李氏宗祠。李群嘉等乘红兵在石下休整之机,相约一同攻打县城。县令汪彦直闻讯大惧,挟印宵遁,群龙无主,不击自溃,县城遂为义兵占领,南雄知州得知始兴失守,以“唇亡齿寒”为借口,派其弟周福同率重兵驰援。李群嘉等挥兵与周部相搏,终因寡不敌众,败北溃散。此役刘汝霖战死,李群嘉重伤被捉遇害。陈奇文、陈国光匿居家中,企图重组义兵再战,后被清政府逮捕杀害。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革命被镇压下去。
沈所石下民居
民国8年(1919 )粤北各界知名人士,不忍李群嘉等的反清义举淹没,把他们四人事迹,联名呈请广东省议会转请政府褒扬。9年,省长朱庆澜批示:追封李群嘉、陈奇文、陈国光、刘汝霖为反清烈士。从前被清政府没收四烈士的屋宇田产全数归还给其后裔。李群嘉祖遗在竹行街当铺归还后,他的后裔改建“李烈士祠”,竖立牌位,以崇纪念。
郑 屏
郑屏,又名郑衍屏,城南镇良坝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出生于贫农家庭。幼年在本村私塾念书,后因家贫辍学当船夫。民国18年(1929年)在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当兵,民国23年“福建事变”后,回家务农。民国25年,参加秘密组织“歃血团。”芦沟桥事变后,到风度小学任军训教员,民国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兼任风度师生与当地青年组成的抗日自卫队队长。这支经郑培训的队伍,后来成为始兴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武装。
民国30年夏,根据中共始兴地下党指示,打入县国民兵团任分队长。期间加强对部队的改造,提高士兵的民族觉悟与军事技术,改善官兵关系,使之成为抗日保家的一支骨干武装。
民国34年元月,日军侵入始兴城,郑率部抗击,后转移到偏曲村设防。县长江锦兴命令郑回司前驻防,郑据理力争,江才作罢。但江对郑握有兵权,又不听命令极不放心。便以提升郑屏为国民兵团副团长办法,以夺郑的兵权。党组织觉察江的阴谋,指示郑队于5月5日起义。郑起义后,与驻在外营的风度独立分队会合。5月9日,江锦兴派政警队和八约乡自卫队100多人围攻外营,企图消灭这支抗日武装。郑指挥击败来犯之敌,当天下午又击溃日军的进犯,一日之间,连战皆捷。5月13日,始兴县委将风度抗日分队与郑屏分队两支武装合并,组成“始兴人民风度抗日大队,”吴新民任大队,郑屏为副大队长。6月,风度大队进军桃村坝,一举摧毁始兴县政府。7月23日,风度大队趁日军撤退,解放县城。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187师围剿风度大队。郑率队分散活动,避敌锋芒。8月22日,并与刘怀汉、刘青达、陈颂尧等抵达南山柑子园时,被国民党正规军突然包围,情况紧急,郑原打算突围,但考虑突围后,全村必遭敌军烧杀,于是化装成当地家农民夹在群众中,被暗探认出,不幸被捕。当天押到顿岗,遭严刑逼供,郑坚贞不屈。8月24日,国民党把郑屏押赴始兴县城西郊杀害。时年35岁。
(作者:钟旭)